转型升级河北不再一钢独大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多个省份并未完成2014年GDP目标增速,其中,上海市更是首次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
黄振奇告诉记者,无论从中央考核办法,还是各地主动下调GDP指标来看,中央对于各省市GDP的硬性要求正在逐步“软化”,他认为走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路线和“去GDP化”正在形成共识,“这也可以看做是河北的一个机遇,在这个共识下,为河北产业结构调整赢得了时间。”
同时,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不唯GDP并不等于不要GDP。此前在“新常态”下,GDP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指标仍有其意义。走极端的思维要不得。倘若只看重GDP,中国经济的质量难以保证;倘若GDP增速过低,则就业、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就会产生压力。因此,“新常态”经济中,仍需要一个较为平衡的GDP增速。中国经济增速,依然需要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区间。
宝钢股份20亿组建钢铁服务平台
宝钢股份今日披露了《关于服务平台公司组建方案的议案》,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国际),与公司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服务平台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其中:宝钢股份和宝钢国际以其持有的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钢铁)全部股权合计认缴出资10.2亿元,持股比例51%;宝钢集团认缴出资9.8亿元,持股比例49%。
据资料,宝钢股份直接及间接持有东方钢铁100%股份。其中,宝钢股份持有东方钢铁17%股权,宝钢国际持有东方钢铁83%股权。2014年末,东方钢铁总资产2.19亿元、净资产0.94亿元,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0.95亿元、净利润0.11亿元(未经审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月9日,宝钢股份董事会就批准了《关于投资服务平台公司的议案》,同意与宝钢集团拟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全新技术手段和强有力的加工配送服务网络,合资设立综合性服务平台公司。服务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宝钢集团现金出资5.1亿元,宝钢股份现金出资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时隔不到一月,方案就加码了10亿。宝钢股份表示,打造钢铁服务平台是根据宝钢股份战略转型规划,为实施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战略,实践“一体两翼”(钢铁为主体,发展电商及信息产业)的具体安排。
再生资源回收规划实施 钢企多用废钢仍任重道远
据《规划》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共有10多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800万。2013年,我国废钢铁、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纸、废轮胎、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船舶8大品种回收量超过1.6亿吨,回收总值接近4800亿元;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超过70%。初步测算,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相当于节约1.7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113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5万吨。
在再生资源回收中,废钢铁所占比重很大。据2008年~2013年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情况统计显示,其中废钢铁回收量分别为7060万吨、7620万吨、8310万吨、9100万吨、8400万吨和8570万吨。据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废钢资源产生量位居世界之首,达到1.6亿吨,占全球废钢铁产生量的26.7%,废钢铁年产生量占我国再生资源总量的60%,废钢铁利用量占当年粗钢产量的1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来了 钢企人士是怎么看?
什么样的企业应该引入第三方治理模式呢?抚顺新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宋亚庆认为,企业是否引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取决于企业自身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
“按照传统模式,一些钢铁企业的环保设备已经上线运行了,相关人员也已经配置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引入第三方治理的难度会稍大。”宋亚庆认为,“而一些环保基础较差的、自身力量不足的企业,会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来治理。”此外,宋亚庆还指出,如果治理难度、工艺和人员匹配难度等都较大,那就需要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协助来做。
据了解,国内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前期探索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华菱涟钢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罗敏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华菱涟钢130平方米和180平方米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设施、280平方米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设施和焦化酚氰废水处理系统都是由第三方治理公司垫资建设并总包运营的。
黄导表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钢铁企业要时刻关注,不要有抵触心理。“我认为钢铁行业全盘地采取这个方式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比如说第三方治理的合同价格很高,比原有的自己维护运行的费用要高好几倍,企业的接受程度也因此要打折扣。在治污效果同样的情况下,企业肯定会考虑成本的问题。但如果效果相较之前要好得多,那企业多掏点钱也是愿意的。”黄导说道。
宋亚庆同时表示,在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的污染治理成本更低、治理效果更好的情况下,会考虑把这种治污模式引入到企业。
首钢董事会审议曹妃甸申报2015国资预算资金
2月2日,首钢总公司召开董事会,会上审议诸项事项,其中提及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申报2015年国资预算资金的相关事宜。
据了解,曹妃甸示范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截止2014年底,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初稿已完成,双方已对先行区规划达成一致意见,现场勘测和资料整理工作已完成,京冀(曹妃甸)发展基金工作正在筹建。
此外,京冀双方共同建设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以及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等工作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曹妃甸区于201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由七个产业园区和临港商务区组成。工业区还拥有曹发展集团、曹妃甸控股公司、曹妃甸港口公司等10家区属企业,总资产1036亿元。
近年来,其狠抓与京津对接合作。目前曹妃甸工业区七大产业园区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10项,总投资1446亿元,涉及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建材、节能环保、物流等行业。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京津地区的招商力度。
中国工信部公布去年十件大事:化解产能过剩上榜
制造强国战略揭开新篇章;智能制造成为“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据工信部数据,目前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超过40%。
化解过剩产能与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钢产能3110万吨、水泥810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2011年至2014年,累计淘汰落后炼钢产能7700万吨、水泥6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201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7%和5.8%。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磅礴而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逾千亿元(人民币,下同),是目前政府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中最大的一支。
企业减负与扶持小微企业开创新局面。工信部推动建立了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30个省(区、市)公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每年可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1000亿元以上。。
信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4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2万亿元,增长20%,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41%。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长50%。
宽带中国战略提速提质提效。目前,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突破2亿户,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34.1%,比2013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电信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取消电信企业国有股权比例要求,降低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限制。推动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7项向外资开放。
工业通信业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国连任国际电信联盟理事国,赵厚麟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0年来第一位中国籍秘书长。
其他重要工作成果包括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2015年将更注重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并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钢企环保改造面临千亿成本压力
虽然新《环保法》将会对国家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细算钢企要因此所付出的代价,可以感受到钢企的哀怨并非“无病呻吟”。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脱硫设备实际案例,一台400平方米的烧结机的脱硫设备安装成本为5320万元。该设备年运行8500小时,脱除二氧化硫23729吨,直接运行总成本2380万元。此外,烧结机脱硫设备安装成本21万元/平方米,设备运行费用3.6元/吨粗钢。预计整个行业完成大气污染治理资金仍需要400亿元以上资金,完成脱硫设备的升级改造资金仍需求100余亿元资金
与之对应的年烧结矿产量为442万吨,粗钢产量约为275万吨。而在我国去年超过8亿吨的粗钢产量的水平下,环保成本不可谓不高。
对此,刘海民表示,新《环保法》势必会带来钢铁行业的洗牌,但是这只会加速促进钢铁行业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而且外界也不能笼统的去认为钢企会很“悲催”,“国家有很多好的钢企,他们不仅环保达标,而且盈利状况良好。钢企生产成本虽然会因为新《环保法》的实施"水涨船高",在整个钢材市场需求不景气的形势下,钢企利润可能会更加惨不忍睹,但是新《环保法》会使钢铁行业真正实现改头换面,一些本身经营不善的钢企和一些环保不达标的黑心钢企的退出意味着一个公平竞争的钢铁市场将会成立,很多钢企抱怨自己用高成本的钢材和那些低成本的钢企厮杀,而今后这样的不公平现象将会逐渐消失,钢铁行业早就应该进行洗牌,而留下来的就是竞争力强同时环保达标的企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内钢铁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当整个行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之后,钢价自然回升到正常的价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开始真正体现”。
而张琳向记者表示,在新《环保法》面前,民营钢企面临的压力要大于国有钢企,“民营钢企不能像国有钢企那样享受到政府补贴的待遇,加上很多民营钢企在环保上的意识低于国有钢企,很多民营钢企可能会面临被制裁的命运”。
钢铁味雾霾能否和腊肉同罪同罚?
1月4日,《达州晚报》刊发一条副标题为“环保部门排查污染源头,市民熏腊肉是主因”的报道,被多家网站转载。澎湃新闻实地走访、比对多项监测数据发现,在熏腊肉的烟尘背后,一家高能耗、高污染的重点企业—达州钢铁集团隐藏其中,被普遍认为是达州大气污染的元凶。(2月3日《澎湃新闻》)
既然检测数据爆表压力下,病急乱投医地叫停腊肉熏制灶台,那么当问题主因指向重化企业时,是不是也应该“同罪同罚”地予以叫停?类似这种屡见不鲜的尴尬反诘,虽起源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桎梏,却多因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而易于爆发。
环境问题最大的特点便是爆发时极其明显,而治理时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周期才能显现效果。科学地说,检测数据本身也受到天气的自然变化而容易产生误差。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某种手段实现“立竿见影”显然不可能。而明知如此,主管部门仍然不能对“舌尖上的雾霾”这一苦果及时刹车,形成如今的尴尬局面,可谓“苦”有应得。
与环境问题相同,许多社会问题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遭遇这些问题时,管理者更须善于为自己争取转寰的舆论空间,也为长效的行政过程留取足够的疗效显现时间。就像“腊肉味雾霾”这一荒唐概念的形成一样,主管部门不能为颠覆常识的论调提供科学依据是问题的一方面,而真正引发舆论反弹的则是这一论调背后对于基层意见的不考量、不反思,乃至不尊重。说白了,你可以挑战公众的神经,但是绝对不能给公众以“挑战智商”的舆论错觉。
对于公众而言,其实更多时候易于接受问题解决策略的酝酿过程,但常常无法忍受的却是强势乃至强横的管理态度。遇到问题时公众容易情绪化其实是舆论常态,此时主管部门的宽容态度与及时引导是获取理解的最佳途径。这是一个官民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并获取解决问题转寰余地的动态过程,也是政府公信力建立的重要方式。再说“一刀切”的解决策略多半流于形式,何况它自实行伊始就自带了引发排斥的“拉仇恨”属性。
进入深化改革之年,还有更多的社会问题需要各地方主管部门去应对。在这个过程之中,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在行动上以公众利益为本,更需要在情绪上与公众舆论达成“共振”。没有了轻易归罪环境问题于腊肉的拍脑袋决策,也就没有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情绪化反诘,所谓和谐,以和为贵才能协调一致、荣辱共生。
安米与俄矿山签订铁精矿供应协议
世界头号钢厂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与俄罗斯矿山Metalloinvest近日签订协议,为其欧洲钢厂供应200万吨铁精矿,协议期限到2016年4月份,价格将参考目前的市场价格以及全球铁矿石市场的走势。
Metalloinvest生产的品位65%和67.5%两种铁精矿分别来自其两家矿山,铁精矿尤其高品位的受到钢厂的青睐,因钢厂希望减少对球团矿的依赖。
去年4季度,该公司生产铁精矿920万吨,球团矿480万吨,烧结矿40万吨,去年发运1100万吨铁精矿和烧结矿。更多钢材信息敬请关注
免费火烧云加速器!